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看了这几个差距 终于知道中国制造为何大而不强了

2018/9/30 0:00:00 来源:慧聪塑料网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近几年来,中国制造的神话风光不再,中低端制造因为生产成本的上涨而搬迁到东南亚,高端制造也出现回流母国的迹象。曾经引以为豪的MadeinChina,在经历了山寨泛滥的尴尬阶段之后,已经变成一个体型臃肿步履蹒跚的巨人,外表看着强大无比,内部却充斥着各种毛病。


中国制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除了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因素之外,中国制造业离制造业强国也存在关巨大差距。



中外制造之老板质素差距


放过羊的人都知道,每个羊群有一个头羊的,头羊的目的就是带领整个羊群,去哪里吃草,什么时候吃。


对于制造业来说,老板就是这只头羊。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老板这只头羊有着直接关系。所有公司发展策略、改进方向等等,如果不考虑老板这个角色,那都是空谈。


抛开没有不具有普及性的制造业中的垄断行业以及国资背景的行业,那些靠自己的努力和机遇一路打拼起家的老板们,尤其那些中小企业老板,或多或者都具有一定的共性:


刚开始的时候,依靠自己的努力、魄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最终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基于过往自己的成功经验,往往觉得自己是万能的,不注意建立职业管理体系,一手掌控着整个公司各个方面的运作。一旦公司发展太快或者周围环境变化太大,老板们会发现自己的掌控力度会越来越弱,等到想起聘请专业团队的时候,很多时候已经完了。这种情形在家族企业的表现尤其明显。


相对于更加开放的第三产业,基于资源和技术的制造行业由于受外界其他人的影响更微弱,老板本身的影响则被放大了。不能说老板的这个特点会导致企业不行,但是这样的老板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导致这样的企业成长的并不结实,往往一有点风吹草动的,整个公司就让人觉得摇摇欲坠。


这中间最典型的就是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就算他这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半神半仙式人物,也没能够阻止蜀亡。《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则记载:诸葛亮曾亲自校对登记册,主簿杨颙知道后劝谏:“治理国家犹如一家的规则和秩序,上下职务不能相互侵犯。”他还打了个比方,有一户人家,男仆耕田种地,女仆烧火做饭,鸡管报时,狗管看家防盗,牛负重载,马跑长途。主人看到家里样样工作都开展得井井有条,各种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就放心休息去了。然而有一天,这位主人打算亲自去做所有的活儿,去做种种琐事,结果累得疲惫不堪,却一无所成。


我们一家工厂,它的总经理就属于这么一个典型的属性:连一个工程师的请假单都需要她签批,而她也经常有事没事跑到生产线直接批评或者管教员工,有几次还吵了起来。这家工厂这几年的表现每况愈下,接连把自己手上年销售过千万的几个大客户做死了。


中外制造之技术人才差距


有一家法国公司,某天法国总部派人来给大陆工厂做培训,邮件发出来一看,大陆工厂都觉得失望不已,因为总部派来的人头衔只是个Technician(技术员)。要知道大陆工厂这边可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都叫上了,你这派个小小技术员过来,这不是摆明了抽人家脸么?等人家过来,大家一看傻眼了,这个技术员白发苍苍的,在公司做了二十几年,公司所有技术方面的知识信手拈来,专业的连分工厂技术总监都脸红。我的一个同事,德国人,五十几岁了,名片上的title也还只是Engineer,但的确很专业,对自己的工作也很乐呵。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