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展示”之路:CHINAPLAS期间工厂开放活动探秘
2025/4/28 16:11:31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上周五4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三十七届国际橡塑展(CHINAPLAS 2025)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橡塑行业的年度盛宴中,出现了一段别样的“插曲”。据悉,有一批塑机企业出于某些原因,没有直接参与这场中国最大的塑业展。然而,一些企业并未打算就此错过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尤其是深圳所在珠三角地区的一些颇具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纷纷在展会同期或前后,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开放日乃至开放周活动。他们热情邀请重要客户、国内外经销商等合作伙伴走进工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参观和交流活动,试图用“私域流量”的方式向业界宣告:“我虽不在CHINAPLAS,但江湖仍有我的传说!”
就拿塑机业龙头 - 海天集团来说,4月15-18日,海天华南总部开放周活动在佛山顺德盛大举行。本次盛会以 “不止制造”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三千多名客户、合作伙伴及投资者。海天展示了超20套注塑解决方案,覆盖汽车、家电、民品、包装、医疗、3C及物流等七大热门行业。从微发泡注塑技术到高光注塑工艺,再到多腔精密注塑等等,全方位演绎了智能化、绿色可持续的行业升级路径。海天华南总部开放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海天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卓越成就,更是海天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绘智能制造新图景的坚定决心。
4月15-18日,伊之密公司也在佛山顺德举办了“智造新生 绿塑未来”绿色包装主题开放周,重磅呈现PET包装、高速包装、A6首秀、汽车行业四大专场,10+绿色包装成型解决方案亮相。从精密成型到智能控制,每一台设备的动态演示都诠释着绿色智造的未来图景,激发行业创新灵感。而伊之密数字化工厂与成型世界体验馆,则让来宾沉浸式见证高精密设备与全流程智能生产的深度融合。
4月15-18日,震雄集团在深圳坪山和佛山顺德两个生产基地举办了开放周活动,来自汽车、电子、医疗等行业的代表们参观其智能注塑生产线。震雄全新智能成型技术Al Molder调模大师首次亮相,现场感受智能如何改变传统调模工艺。不仅如此,震雄集团还首次开放了企业历史文化展馆,让访客们更深入地了解震雄的近70年发展历程与技术底蕴。走近震雄的全链路生产线,亲眼目睹从零部件到一台注塑机的生产全过程,让每位客户都能"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
博创公司的电动技术开放周与CHINAPLAS 2025同期举行,现场动态演示五台展机+五套智能注塑成型方案,聚焦汽配、光学、医疗、包装、日用品等多个热门行业。客户不仅可以逛展,还能亲临智能制造车间,见证博创数智化改造成果;还能参加定制化技术交流会,直面行业痛点。
14-19日,东华机械在位于东莞的华南生产基地以"智塑无限,创见未来"为主题,向全球伙伴呈现一场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智造盛宴。从精密注塑设备的实景演示到智慧工厂的深度解析,从行业前沿研讨到沉浸式交互体验,六天的开放日全方位展现智能制造的落地路径与转型价值。作为本次开放日的核心技术矩阵,AI智能系统、iSee4.0智能管理云平台以及PET-HS高速瓶胚生产系统等创新成果,通过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在车间实景中呈现"技术+设备"的深度融合。
4月17日,宝捷精机举办25周年庆典 - 工厂开放日暨新品发布会,以“与时俱进,不止于前,向塑而行”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塑料行业伙伴、技术专家共探工厂奥秘。开放日展示了超10个塑料加工领先成型解决方案,高速薄壁注塑机、全自动挤出吹瓶、全电动注塑机、小高速瓶坯专用注塑机、大型二板注塑机、制桶专用注塑机等多款机械现场展示打造全方位注塑方案。
4月15-17日,信易集团在东莞信易科技园举办了开放日活动,吸引了超过50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合作伙伴以及行业专家,共同参观了企业文化展厅、产品展厅、智能展厅、生产车间、智能仓库与物流系统,零距离深入了解信易发展,见证东莞信易科技园在智能制造、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落地经验,亲身感受信易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智造”的园区理念。
4月19日CHINAPLAS结束的第一天,富强鑫集团在宁波·前湾新厂举办了“创新无界·共鑫共赢”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携行业伙伴、技术专家及全球客户共同开启创新无界的可持续发展浪潮。现场主要展示了多个系列的机型,涉及日用、汽配、光学、物流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现场实模生产,让来到现场的合作伙伴大饱眼福。
综上所述,这几家塑机企业举办工厂开放“主场秀”,筛选的是真正有采购意向的客户,而非走马观花的观众,能为客户和经销商提供更私密、更深入的交流空间,避免了展会现场的喧嚣和拥挤,让双方的沟通更加高效。而且,这种深入工厂的参观体验,能让客户和经销商直观地亲眼看到企业的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体系,比展台PPT或视频更有说服力,增强对企业的信任度。这对于企业维护重要客户关系、深度绑定客户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曲线展示”的方式绝非十全十美。首先,行业展会的人流量巨大,是企业接触大量潜在客户的绝佳平台。相比之下,工厂开放活动的参与人数相对有限,很难像展会那样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潜在客户。其次,展会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能让企业快速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动态,掌握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而工厂开放活动更多地聚焦于企业自身,在获取行业全面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企业不参加行业最重要展会而是同期举办工厂开放活动,也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行业协会组织与展会主办方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如何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发展权益?当企业发现“不参展也能活”,甚至活得更好时,展会的传统模式将面临更大挑战,展会主办方又该如何倾听行业和企业的声音以优化展会服务,提升参展的投资回报率与展会的吸引力,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聚风传媒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各方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我们塑料行业的发展更加稳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