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2022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5%

2022/4/8 9:10:29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称,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加之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局部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受抑制的产需将会逐步恢复,市场有望回暖。


01.png


3月份PMI主要特点为:

 

(一)产需两端同步走低。受本轮疫情影响,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制造业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有所减弱。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5%和48.8%,比上月下降0.9和1.9个百分点,均降至收缩区间。

 

(二)价格指数连续上升。受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6.1%和56.7%,高于上月6.1和2.6个百分点,均升至近5个月高点。

 

(三)高技术制造业保持扩张。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从企业用工和市场预期看,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0%和57.8%,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继续看好。

 

(四)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大型企业PMI为51.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但高于制造业总体1.8个百分点,位于景气区间,继续保持扩张。中型企业PMI为48.5%,低于上月2.9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6.6%,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明显高于制造业PMI49.5%,其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充分表明“专精特新”之路,是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


“专精特新”这一概念最早于2011年由工信部提出。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2013年7月1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2021年9月北交所正式挂牌,也明确了其支持重点: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而这意味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迎来快速拥抱资本的新平台。

 

所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其中:


1 ►专业化:是指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用途的专门性、生产工艺的专业性、技术的专有性和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


2 ► 精细化:是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心设计生产的精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3 ► 特色化:是指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


4 ► 新颖化:是指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专精特新”背后体现的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和技术创新连在一起,是对原创式创新的迫切需求,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明。而国家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正是基于为中国崛起而不断构建硬科技实力基础,而硬科技这一重大创新就是建立在各行各业的无数个边缘突破以及社会大系统中每一个细微、薄弱的环节改变之上。


所以,国家正在大力扶持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这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更是未来需要瞄准的方向。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