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又卖爆,这些应用场景渗透率却还很低!
2021/8/25 13:30:41 来源:中央财经网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不到一年,即可回本!
国产价格比进口便宜一半,
可帮老板破解“招工难”
这正是国产工业机器人!
近年来随着技术逐步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走高,国产工业机器人性价比也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愿意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机器人。
特别受益于3C制造业快速复苏和新能源市场的推动,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国内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购置机器人缓解招工难。
据央视报道,在广东中山的一家小家电零部件生产企业,工厂负责人表示,这两年他所在的工厂一直面临招工难和招工贵的压力。工厂去年买了一台国产协作机器人来代替工人,用起来感觉很不错。今年五月份他们又购买了两台,并且打算年底继续加购。
广东中山拓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廖永胜介绍说:“我们算了一笔账,协作机器人不到一年,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国产协作机器人对比国外的机器人来说,不到一半的价格。我今年年底打算再采购四五台,估计价格还会再继续下降,这对我们100人不到的工厂来说,非常有帮助。”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1342套,同比增长42.3%;2021年1至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5094台,同比增长64.6%。
是什么原因助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增长?
政策支持,智能化深化提速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深化,智能化已逐渐在各行各业渗透。在工业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不仅可实现24小时操作,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保障工人安全性,特别对于某些重复性比较高的工序,采用工业机器人操作可避免生理疲劳,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
如在深圳富士康龙华科技园的“熄灯工厂”,从自动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补正、自动检测到智慧物流的完整生产流程均由机器人自主操作,可实现关灯状态下的全自动化作业。
富士康的熄灯工厂
疫情危中有机
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生产与消费带来巨大影响,但危中有机,疫情凸显无人接触的重要性,食品饮料、医疗用品、工程机械等行业对机器人自动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出现飞跃式的提高。
作为国内最主要的新冠疫苗瓶装胶塞生产商之一,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华强)在疫情时期全力赶制丁基胶塞。
为保障丁基胶塞的智能化、高效化的生产,湖北华强携手新松机器人完成对其丁基胶塞智慧工厂的整体布局,实现了生产、物流、仓储等全工艺环节的智能管控,达到了物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产能最大化目标。
疫情之下,丁基胶塞供不应求
新松机器人助力湖北华强实现丁基胶塞的智能高效生产
为实现提质降本和循环利用,新松机器人通过配备粉尘收集回用装置大幅降低粉尘排放量,通过合理设计温控系统和传输装置结构减少产品污染及原辅料消耗,通过胶片尺寸在线检测技术减少胶料浪费……据悉,该智慧工厂的落地运行让整体生产效率、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能源利用率均有显著改观。
无人仓储打开工业机器人新赛道
无人仓储及物流的兴起,可以说是近年来机器人最热门的新兴应用场景之一。随着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加速普及。
如京东的无人仓,使其日订单处理能力同比增幅达1415%。“11.11”期间,京东共有50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投入使用,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广州等全国多地,而上海“亚洲一号”已经成为京东物流在华东区业务发展的中流砥柱。
无论是订单处理能力,还是自动化设备的综合匹配能力,“亚洲一号”无人仓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
工业机器人行业按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以及下游系统集成三个环节。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在中游和下游,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则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呈现加速追赶的趋势。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的渗透率很低,但在电子、机械、橡胶、食品等一般工业制造领域的占有率却比较高,有些甚至已经超过了进口工业机器人。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应该还是凭借中低端工业机器人,向一般工业制造领域渗透,从而提高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同时加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进军高端制造业,数据显示,在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上的国产化率,已经分别达到了30%、22%和35%。
资料来源:央视财经、中国机器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