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热干面醒了#喜提热搜,就业隐忧仍存,数字化赋能催生就业新形势

2020/3/26 17:33:59 来源:塑料机械网原创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从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到3月25日武汉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被按下暂停键两个月时间的湖北开始重启,25日微博话题#热干面醒了#也喜提热搜。

 

  尽管如此,疫情期间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发酵。其中,就业问题无疑就是很多人面临的头等难题。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受疫情影响,2月份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用工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此前,这一数据大都在4%以下。
 

  面对疫情冲击,作为就业主力军的中小企业可谓是首当其冲,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报告》,从企业现金可维持的时间、收入下降幅度、成本支付压力等方面来看,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现金维持时间在2个月内,85%的企业现金流难以维持三个月以上,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到6个月以上。
 

  个体户和中小微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用工成本增加、资金链受到冲击以及防疫困难等问题使得他们容易陷入经营困境,从而难以为继。而这,也是造成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稳定就业: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
 

  3月25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就《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进行介绍。他明确指出今年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稳就业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
 

  减负政策提速:《意见》要求要加快实施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要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政策的落地。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据统计,2月份共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总共1239亿元,预计2-6月份减免额度将超过5000亿元以上,实际执行的效果可能会超过预期。
 

  稳岗政策提标:在前期扩大中小微企业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受益面的基础上,对那些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返还标准由原来的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提高到最高达100%,对湖北可以放宽到所有的企业。截止到目前,今年就已经有146万户企业享受到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额达到222亿元,共惠及到了4951万职工,受益企业的户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扩就业政策加力:要用好用足促进就业创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比如对企业,通过社保补贴、定额税收减免、担保贷款和贴息,鼓励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对个人,通过限额税收减免、担保贷款和贴息、场地安排,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
 

  抢抓“后疫情”机遇:数字化赋能塑机企业
 

  相对而言,目前“被裁员”危机较小的大多与互联网有关,或者,有些正打算向互联网方面转型。就比如众多校外培训机构开始将线下课程搬到线上;不少留乡人员在淘宝、快手、抖音、美菜网等平台注册创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发展5G视频农业、无人运输、无接触配送、点对点直供、产销合作社……
 

  可以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新型基础设施”产业,企业招聘需求较大,塑机企业也同样如此。而工信部在推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也提出了“恢复、培新、通链、提升”四大举措。
 

  ◇恢复: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疫情的防控,促使中小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运营。
 

  ◇培新:加快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从而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的制造新业态。
 

  ◇通链:搭建供应链、产融对接等数字化平台,从而帮助中小企业打通供应链、对接融资资源。
 

  ◇提升: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从而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
 

  就业新形势: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
 

  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后,有专家预计今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超11%,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255万个,成为未来就业的新方向。
 

  尤其是5G时代的来临,新型消费模式、“5G+医疗健康”、“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应用生态系统等相关5G技术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势必会造成岗位的摧毁和替代,而新兴岗位对于不同的技能和人力资本要求也会随之有所改变,塑机行业或将迎来就业新形势。
 

  在此基础上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傅建奇就曾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在总量和结构上都难以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素质人才占比明显偏低,以工业机器人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既需要高端人才,引领产业技术创新,也需要高技能型人才,推进工业互联网落地实施。为了加快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一是要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推进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大产教融合,打造“新工科”,鼓励开展专业课程培训;三是要围绕工业互联网工程师新职业发展机遇,大力推荐职业技术鉴定,引导人才投入工业互联网建设。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