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快马加鞭:机器人众企全力以赴助力口罩生产

2020/2/26 15:56:57 来源:塑料机械网整理发布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这几天以来,全国多地无新增病例,出院人数增加,似乎让我们看到疫情被控制的曙光。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复工复产,我国也步入下一个疫情控制期。然而无论在哪个疫情控制阶段,对于医疗防护物资的生产需求都是巨大的,虽然初期医疗物资短缺,但是随着物资的筹集、募捐,还有不少企业增产、转产,医疗物资储备大大增加,也让奔赴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有了更加完备的防护保障。
 

  口罩作为必要的医疗物资,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百姓,均对其有十分庞大的需求量,在口罩存量尚未补充时,“一罩难求”的状况并不鲜见。跨界生产让一批新军企业加入口罩的制造中来,自2020年1月1日起,有超过三千家的企业新增了医疗物资业务,而为它们提供转产生产设备的身影中,还有着不少机器人企业。
 

  拓斯达
 

  为助力医疗物资企业生产,拓斯达全力打通供应链的支持,2月12日,拓斯达推出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机,并提供线上技术支持。设备采用超音波焊接方式,样式美观、卫生、环保。由一台主机(口罩成型机)加两台耳带焊接机(外耳带)组成,通过一条一分二的传送线连线而成,每小时产能约4000pcs。鼻梁条长度可调,产品尺寸误差为±1mm,可根据需求更换部分模具即可实现多种规格的口罩片。
 

  而且设备仅需一名操作人员,可实现从卷料上料、折叠压合成型及分切、耳带上料机焊接、下料的全自动生产过程,令生产更加智能高效,并大大减少了生产人员的集聚,复工更安全。
 

  新松机器人
 

  在疫情爆发后不久,新松技术团队火速响应国家及企业需求,集结国内(沈阳,上海)两大研发中心科研力量,紧急成立口罩生产线攻关项目小组。凭借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充分利用新松自有产品及海量市场应用经验,成功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发平面型及N95型口罩生产线。
 

  新松全自动平面口罩生产线实现平面口罩的全自动化生产,主要包含卷材上料、折叠压合、鼻梁筋上料、口罩成型、口罩切断、耳带上料及焊接、成品下料等工艺,完成从卷料原材料到口罩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其节拍可达100个/分钟,按每日10小时生产实践计算,投产后产能将可达到6万只/日。
 

  新松的全自动生产线严格按照行业标准以及客户需求来进行标准设备的生产,目前第一批几十条生产线已经具备生产能力,批量下线在即。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
 

  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物资短缺,上海发那科全力驰援保障如口罩、防护服、卫生用品等医疗相关行业客户的生产,以及积极助力其他制造行业客户的正常复工生产。近日,上海发那科机器人的口罩生产线在疫情中心湖北省仙桃地区的一个企业已经上线。此外,在佛山南海九江口罩无纺布厂(贝里南海),上海发那科机器人的口罩生产线也早在春节前就已全力生产。
 

  国机智能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上游关键零部件产能不足,面对该种困境,国机智能在研制时将模块化设计放在重点,其所研制的生产线结构简单、调试时间短、功能稳定、自动化水平高、产品体积小方便运输、安装调试简易,便于口罩生产企业快速投产。
 

  据悉,其近期将完成首套口罩样机研制任务,投产后成套设备口罩日产量可达到7万~9万片。下一步,国机智能还将进一步扩大生产线,加大机器组装和产能供应。
 

  天机机器人
 

  天机积极采取行动,在其多年的自动化开发技术之上,通过与其母公司长盈精密所具备的洁净生产厂房及央企下属医疗企业展开合作,开发投产医疗口罩全自动生产线。2月10日,天机开工正式出图,据悉,其产出的设备产能或可达120-150pcs/min。预计一批发货结束后,将从2月28日开始启动第二批的发货计划,每天计划出货18台。
 

  天机开发的高效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可以自动完成多个上下料及检测工序,包括人工上料卷、自动输送料、裁切鼻线、超声波焊本体片、裁断本体片、分料、超声波焊耳线、裁断耳线、自动下料、皮带线输出等全流程。天机全新的高效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占地面积为4300mm*4200mm*2000mm,与半自动生产线相比,占地面积更小,可节约3-4人,但产能可提升达33%-67%,生产效率为120pcs-150pcs/min,设备生产合格率98%。
 

  翼菲自动化
 

  翼菲自动化推出的口罩自动智能生产线,可实现医用普通和医用外科一次性口罩的全自动化生产加工,整套生产线包括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自动生产系统及自动化后道包装系统。其中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自动生产系统可利用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机器实现口罩的分拣、包装、装箱、码垛,有效代替人工实现高效生产,日产口罩16万支;而自动化后道包装系统则利用翼菲自动化研发的性能稳定的高速并联机器人,完成全自动化生产,无需人工干预,产线效率稳定。
 

  该生产线以高速并联机器人为核心,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并结合传送带跟踪及视觉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口罩自动化高效包装,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其单套系统可替代工人4-6人,不仅大大缓解了复工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工人疫情防控。
 

  结语:疫情来临,作为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机器人企业同样勇赴战线。工业自动化得益于机器人产业的助力,而这股力量在当下,又化为源源动力,继续支持着更多的企业为对抗疫情散发光热!
 

  资料参考:OFweek机器人网、中国机器人网、新民晚报、新松机器人、拓斯达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