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强劲的自动化市场 催生智能化来临

2019/5/14 18:50:57 来源:聚风传媒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近几年来无论是参加Chinapals展会、台北橡塑国际展、K展、NPE展,还是国内的其他塑料行业展会,自动化基本上已成为所有展出设备的标配。同时在与众多加工企业的交流沟通中,也发现‘生产自动化’也成为他们进行设备采购时,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各项资源及人力成本的增加、终端消费者质量标准的提升以及环保、安全意识的增强等均需要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支持,推动着自动化设备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塑料行业,其实整个工业加工领域都面临类似情况,均需要来自自动化供应商的支持。

 

    紧随2012年强势发展,北美自动化机器人出货记录2013年又一次被刷新。根据机器人工业协会的报显示,2013年共出货22591台,价值13.9亿美元。这打破了2012年20328台,价值12.9亿美元的记录。RIA协会董事会主席Jeff Burnstein说,看到各种规模的公司正在认识到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价值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RIA市场分析主管Alex Shikany说道, 2013年,汽车行业对机器人出现强烈的购买兴趣,我们也看到了在非汽车消费领域的强劲增长, 2013年在非汽车领域的机器人订单量也比2012年增长了22%。

 

    英国权威的电子行业研究机构IMS Research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机器视觉、人机界面、和步进驱动器、中低压马达驱动器和工业计算机在内的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规模在2013年达到1311亿元人民币,整个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2%左右,其中PLC设备市场达到140亿元人民。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Freedonia Inc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表示,预计全球对塑料加工机械的需求将以每年6.9%的速度增长,2017年将达到371亿美元。

 

    自动化设备在塑料加工机械行业行业的使用率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厂商看到了自动化设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并随之开始抢占先机。面对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优势,为保证工业生产长期稳定运行贡献力量。强大的研发阵容和夯实的技术实力,才是一个自动化设备供应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同时还需敏感的意识到自动化的日益成熟,生产智能化的时代也必将日益临近。

 

    早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的概念,其主要特征都是智能和物联,把大量的有关人、IT系统、自动化原件和机器的信息融入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中,并利用产生的数据为企业服务,其本质即为“融合”。在制造系统中,工厂现场设备传感和控制层的数据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并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分析,形成决策并反过来指导、协同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有人视为这是工业的第四次**。要实现全程运营智能化,自动化需在四个层面上进一步拓展:1、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横向连接:将控制、驱动、低压配电等系统深度集成,在单一的编程环境中为可扩展运动和机器控制提供集成的平台。此外,在每台机器上使用的可视化及信息软件需实现标准化处理方式。2、下层现场传感和数据采集层与上层企业管理系统的纵向连接,从而打造运营智能,尤其是远程维护解决方案和基于云技术的服务,以应对持续增加的围绕数据分析的服务需求。如远程状态监测可以对个别部件的运动进行分析或对整个驱动链实施在线连续监测。3、基于开放标准和统一协议的通讯网络:借助统一网络基础设施,来实现工厂内所有设备(包括企业级设备)彼此之间的相互通信。未来,网络交换设备将得到更广泛的利用。独立IP的应用可以使产品和设备具备可识别的独立身份、便于追踪、定位和监测。此外,标准通讯可使更多的数字设备融入生产线网络,如摄像机、RFID读卡器、数字平板、安全磁卡等,以提高生产管理的精细化。4、移动技术和虚拟化。目前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访问生产数据,信息和工厂员工已能够实现“移动”并随时随地访问应用程序。未来,很多情况下需要使用云技术处理和存储来自各地的数据,又要在各地实时地使用这些数据。虚拟化技术还可以改善机器的可靠性,打造低成本高可用性的备份解决方案,同时允许操作系统的多个实例在单一硬件上运行。

 

    塑料加工技术非常多样化。首先所要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不仅包括众所周知的热塑性聚乙烯和聚丙烯,而且还有热固性塑料和弹性体以及越来越多的复合材料。这种多样性还表现在这些材料的加工方法上,包括挤出、注塑、吹塑、拉伸等等。为了生产混有金属和橡胶的复杂塑料制品,越来越多的时候需要使用多个工艺步骤。同时在加工的过程中常常还需要进行能源监测和环境监测。此外,有些时候还需要对生产情况进行运程监控。基于此,虽然目前塑料制品一般已经实现了几乎全自动化生产,但我们也看到,技术集成度正在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工艺步骤将会在一台机器上(或一套生产线上)自动完成。另一大趋势是模块化,用户可以选用各种机器模块来创建他们所需要的机器。这都是向智能化迈进的过程。

 

    从不少国内外塑料加工设备制造商以及自动化供应商了解(如:克劳斯玛菲、恩格尔、威猛、大同、伊之密、贝加莱等),目前,每一项自动化技术都已投入使用,但大部分公司至今仍在单一地使用其中某一项技术。一旦公司理念趋于成熟,开始接受这些新技术,就能够出现同时应用所有这些技术的局面。目前,控制层面,最新的PLC、变频等产品都有标准的网络通讯接口,现场设备通过数据采集和联网传输即可实现诊断等智能功能;信息层面,各种数据库软件、制造执行系统(MES)、制造运行管理系统(MO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等,同企业资源规划(ERP)解决方案连接起来,则实现数据到信息的转换、辅助商业决策;分析运营层面:现有的云平台也具备了远程分析优化的基础和经验;安全层面:业界主流厂商都已与信息安全企业合作推出了实际方案。而未来的挑战主要在于需要在生产工程、机械工程、工艺工程、自动化工程、IT和互联网领域建立起一个共同认可的问题处理方式和标准。

 

 

[责任编辑:刘颖]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