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展朋: 迈向“中国式工业4.0 ”
2018/9/30 0:00:00 来源:马力 / 塑商汇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2015年5月8日,中国李克强总理签批“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国外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两座大山的围困下,内部管理繁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都面临着强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如何实现智能车间?如何实现自动化生产?如何赶上时代步伐不被淘汰?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国外,先进的工厂实业已经大规模引用机械化设备,逐步实现智能车间。在国内,大部分中小型的企业仍停留于半自动化甚至手动作业的阶段,很多车间仍在使用简单的Excel表格进行报表统计。在这种连自动化生产与管理都未成实现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外这巨大的狂潮,实在是难以招架。
转型之重,管理之重,时间之紧,迫在眉睫。此时,香港冠理科技顾问公司的创始人黎展朋先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中国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条件下,生搬硬套德国的工业4.0经验是否合适?
为此,黎展朋特别提出了“中国式工业4.0”这一全新说法,认为中国工业不应单纯的“师夷之长”,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因时因地因势制宜,开拓一条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4.0?道路才是当代的关键。
在此提法之上,凭借多年来为企业制定管理方案的经验,黎展朋提出了“轻管理”哲学,希望以高效的企业管理方案,把企业原有过于繁重多余的管理框架以及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全部舍弃,减轻管理负担,无论是从软件还是硬件,还是人事变动或者规则制定,一切追求“快速部署,即时见效”的效果。当系统化的方向是紧贴时代的脉搏,自动化管理观念被接受后,一切的问题都源于管理之“重”。因此企业必须从轻出发。
黎展朋的“轻管理”哲学
人类正在经历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带来的不只是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人才难求、管理者自身水平的局限以及政策上的影响。德国工业4.0的冲击让从业者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引导自己的企业、工厂走上智能的方向。而中国的工业格局揭示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中,很多产业的工作还停留在半自动化甚至手动处理的阶段,很多车间的工作日报还在使用简单的excel表格来做记录和统计。连自动化生产、管理的层次都没能达成,更别说什么“智能车间”了。
很多人都知道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是好东西,也知道系统化是智能车间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而言,受到自身水平和执行力的影响,难以找到合适自身企业文化的系统和流程,就算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可能也收效甚微。
黎展朋在深入调研数百家中小型企业、加工厂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系统化的方向是对的,自动化管理的观念也没错,问题在于一直以来的管理太“重”。面对工业4.0的大潮,要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甚至无人化车间,必须从“轻”开始,再回归至“轻”。
从“轻”开始,意味着舍弃所有多余的管理框架,减轻负担,轻装上阵,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无论是人事变动还是规则的制定,一切追求“快速部署,即时见效”的效果。
回归至“轻”,与前一句从“轻”开始不同,这里的“轻”已经升华到了心态的层面上。当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目标达成,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工厂进行云管理时,从业者的心态上必定也会有一轮全面提升,看到的东西也更加开阔。
轻松的心态、轻快的节奏、轻便的工作:一切从轻开始,一切回归至轻 -- 这就是黎展朋的“轻管理”哲学。
香港冠理科技顾问公司于2000年由黎展朋先生创办,致力于为模具、塑胶、五金冲压、电子等行业提供企业生产执行管理系统系列产品和顾问服务。从创办至今的15年时间里,冠理科技秉承着“实现企业浪费变利润”的理念,已成功为200多家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案,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人员协作与互动、优化资源配置与部署,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浪费变利润的效果。在轻管理思维的引导下,冠理将与广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一同迈入中国制造2025大门,开创中国式工业4.0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