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学塑料 塑可丽携iF金奖大咖魔都再论剑
2017/7/20 0:00:00 来源:锦湖日丽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时隔一年,由塑可丽主办的2017美学创新应用国际研讨会与塑料行业人士再次相约,于6月30日在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塑可丽诚邀全球工业设计、CMF界的领军人物,聚焦美学塑料话题,分享“从全球趋势到案例实践”的设计经验,现场汇聚了标杆企业众多设计精英,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就此展开。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塑可丽品牌创始人辛敏琦为会议致辞。辛总说道,CMF是产品设计最直接、最有利的手段之一,在塑料日用品这一设计领域,材料供应商在把CMF不同学科的知识、创意整合在一起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CMF创意最终要在材料上呈现出来,这也是锦湖日丽倾心打造塑可丽的原因。塑可丽其实就是专注免喷涂塑料这一细分领域的CMF解决方案,并致力于CMF跨界创新。辛总认为,任何工业设计归根到底都是通过对技术的应用在产品上把对人的情感、精神、文化方面的思考表达出来。而对文化意识形态的审美方面,随着中国的繁荣和强大,以及中国制造本身的进步,中国的美学和文化表达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且在工业设计领域一定会成为世界的榜样。“时代正在塑造这样的机遇,每一位设计师都可以去努力实践,让世人因为你们设计的产品而喜欢上中国设计。”
国际设计咨询顾问、外观色彩专家Dr.LeonhardOberascher以“色彩在设计中的象征性功能”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并不是在于产品的设计,而是要去理解并优化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在产品设计中,色彩是最为强有力的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产品应该满足实用性的功能以及交流性的功能,而色彩在这两个功能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色彩的设计,我们能够改变产品的信息。他通过各种产品案例阐述了产品设计中颜色的象征作用,颜色可以表达产品信息的内涵,比如功能性和安全性,使产品的使用方式变得更加直观和明了。同时颜色还能传达文化,影响感知和情感的评判。
作为多次荣获“iF”、“红点”等全球设计巅峰大奖的国际中生代产品设计师,Michael Young通过腕表的设计,阐述了一个概念:好的设计在于简化,至简即至繁。他说道,中国不仅仅是制造大国,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通过蓝牙可充电式麦克风、捷安特自行车、有机塑料耳机、碳纤维椅子等自己设计的代表性作品,Michael Young分别讲解了塑料、铝合金、不锈钢在工学设计上的应用,并指出塑料在工业设计中越来越受欢迎,让产品变得更具创造性,更加富有生机。同时他还强调,产品是否成功,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设计本身的问题,而是设计的产品是否能与大众进行一个有效的交流。
汽车内饰和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设计副总裁杜宝南讲道,汽车内饰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只是做一些材质、颜色、机理上的感知这么简单,车内环境对人的感知感官带来的综合反馈是很不一样的,应该站在用户真实的角度来定义材料的好坏,产品的好坏,能够创造多大的价值。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把既有的领域发展空间做大。在汽车领域,电子化、通讯化是可见的必然趋势。人机交互,交互的不只是UI,它是立体的互动生态,不仅仅体现于车内,更是生动的人和媒介的互动。
欧洲Standex Engraving设计工作室陈立刚以“在产品设计中,纹理、材料和造型相结合能带来附加的创意价值”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出了精密计算、戏剧化编码、仿生结构和时代大师四个要点。其中精密计算,即通过代码计算美学,消除人为误差,使产品更加接近完美;戏剧化编码,一些电视剧把二次元和三次元做了非常好的结合,这样的空间在三维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却可以通过纹理效果来尝试实现,比如在透明的材料上面加纹理,通过光的折射后重新看到物体后,会变成二维的感觉,也可以变成像素化或者几何化。概念性的纹理设计该如何实现?对此,他介绍了其工作室发明的两种技术——3D打印技术和3D包覆技术。“通过这两种技术,可以很快在产品样件或是数字件上呈现出纹理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通过RTP技术打印RTP皮,做一个硅胶模型,然后利用喷皮方式做一张皮,再通过喷色将这张皮包覆在油泥模型或者塑料件上。”他举例道。
韩国知名ShinWha Solution CEO、韩国LG集团免喷涂产品开发应用实现的开创者Taeyoung Woo在会上通过LG新推出的Cord Zera Art吸尘器剖析了LG免喷涂产品设计的驱动力与实现方式。他说道,传统的产品会进行喷涂,就得不考虑它的工艺和成本,往往会在产品的1/3或者1/2处出现分段线,打乱产品设计的质感,影响整体视觉效果。但LG的免喷涂技术实现了分段线下移,使外观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相比喷涂产品成本下降52%。此外,LG将人体工学原理融入到Cord Zera Art吸尘器的设计中,客户能够体验到,吸尘器很轻,但用起来非常便捷,这也是其一大卖点。
龙域设计(LOEDESIGN)总经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杨文庆在其主题演讲中提及了塑料材料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他说道,塑料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本身的可塑性非常强,相比其他材料其应用更加多元化。但是在很多人眼里,塑料是属于比较低端的产品,他们认为塑料产品不耐用,或者质感不好。比如iPhone 5C的塑料外壳做得非常精致,是塑料制品里的极品,但是销量并不好。所以现在一些塑料材料,很大程度上在模仿金属的质感。模仿其他材料,这是一种途径,但是塑料也要找到可以代表自己的形式语言,发挥材料本身的特点。他以CS展上的一辆汽车为例,这辆车的一整块前面板就是由塑料制成的,但视觉上非常惊艳,不会有人对材质提出任何质疑。
研讨会最后,从事色彩设计的六位嘉宾以“设计思维和跨界应用整合”为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现场来宾就CMF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扰也向专家进行了咨询。
本届美学塑料创新应用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是为了打造纯粹的设计交流平台,激发更多伟大CMF创意的诞生。这是一场思想碰撞的国际学术盛宴,会议期间的精彩分享和深入探讨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