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PLAS——未来汽车什么样?问他
2016/3/14 0:00:00 来源:慧聪塑料网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巴斯夫和大众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了,除了对自身产品都有着严苛的高要求,两家公司在推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面也是不遗余力。2012年,双方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电化学科学奖”的国际性奖项,以支持在电化学方面突出的科学和工程成就,从而推动高效储能领域的发展。
这一次,巴斯夫和大众在“设计X创新”同台,又将在工业设计界掀起怎样的波澜?
不妨先来认识一下这位汽车设计大咖。
Simon Loasby曾在英国伦敦皇家设计学院学习汽车设计。1991-2001年间,他担任宾利和劳斯莱斯的外饰和内饰设计师,并为宾利欧陆GT的开发立下汗马功劳。此后,Simon来到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总部,负责生产与概念设计,以及设计策略和设计标准的制定。2008年,Simon来到上海,出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设计总监,掌管“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的设计要务。
Simon Loasby最常被引述的观点是:成功的汽车设计,必须能撩动买家的心弦,同时向市场趋势看齐。来华定居8年,他和妻子早已为中国的风土人情倾倒。
身为设计师,Simon Loasby热爱他的工作,并一路护航项目成长——从机会识别、概念创作、设计到最终做出原型。很多优秀的汽车设计和概念也由此生发,比如“大众自造”项目,就为大众洞察到了中国车主的需求。项目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Simon和他的团队开发出未来的大众汽车,不但解决实际的节能省油问题,更挑战的车辆行驶方式。
在同行眼中,Simon是个大忙人,他要么忙着描绘大众汽车的新概念,要么就在世界各地会见其他设计师,分享汽车市场的设计趋势和方向,激发新的灵感。
在今年的“设计x创新”公开论坛上,Simon将畅谈创意、造型、设计对于汽车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就设计预测和自由思考将如何影响未来的设计与来宾互动探讨。一如其他成功的创新一样,设计也必须开放,合作,以客户为导向,以确保每一次的设计过程都有最高的参与度,且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