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针对个别节目歪曲塑料产品言论 中塑协专家提出纠正意见

2015/2/3 9:39:16 来源: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中塑在线讯】近期,在北京电视台个别电视节目中屡次出现对塑料制品的歪曲诋毁的言论。

例如,2014年12月15日,北京卫视频道《我是大医生》的栏目的“掐掉肿瘤的口粮”中断定:“如将PE(聚乙烯)或PVC(聚氯乙烯)保鲜膜覆盖肉类食品,放入微波炉加热后,会产生二噁英等致癌物……”。

中国塑协相关行业专家认为,首先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众所周知,保鲜膜的功能是延长被包装食品的保存时间,或者说延长食品保质期,主要适合常温和低温使用,并不建议在微波炉中使用。使用保鲜膜延长食品保质期是绿色低碳的体现,是人类节约食材避免浪费形成良好品德的手段。

第二,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PE和PVC保鲜膜在微波炉加热过程中均不会产生和放出二噁英!这是科学,不容置疑!

北京电视台节目中采用燃烧的方法来鉴别保鲜膜的好坏及可否适用于微波炉的演示方法更是不正确的。因为燃烧法只适用于对塑料材质进行简单的鉴别,而不能以此作为其是否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的依据。

又如,在2015年1月8日的《我是大医生》播出的“冰箱保卫战”节目中,主持人取来了4个分别装有矿泉水、可乐、辣椒酱和蜂蜜的塑料瓶,节目中的所谓的“专家”说:“这些塑料瓶都含有致癌物:二甲基羟胺,还有塑化剂,又说瓶子底部的 , “1”表示是一次性的;还说PE-HD(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含有大量塑化剂!塑化剂是致癌的!”标识“2”的PE-HD是用于制造塑料袋的材料,不含塑化剂!

中国塑协专家认为,上述“专家”的说法简直错得离谱,甚至于可笑。其实,按照国家标准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瓶底的标识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图案,标示的数字是表示塑料制品所使用的材料品种,以便于回收再利用时识别。一共有7个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材料。标识“1”是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材料中既不含二甲基羟胺,也不含塑化剂!标识“2”的PE-HD用于制造塑料袋优质材料,根本不含塑化剂!

事实上,不是所有塑料制品都要加入“塑化剂”,除聚氯乙烯(PVC)软制品,其他塑料制品一般无需加入塑化剂。北京电视台请的“专家”说:“塑料中都有塑化剂”、“塑化剂都致癌”也是错误的。即使是塑化剂,只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9685规定的可与食品接触的塑化剂,都是安全的。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塑协于2015年1月19日,给北京电视台发了中国塑协【2015】第 005号文件,题目是“关于敬请贵台纠正《我是大医生》栏目中歪曲诋毁塑料产品言论的函”,希望北京电视台实事求是、客观报道,尽量聘请本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避免误导观众和消费者,损害我国塑料工业健康发展。

函中指出:“为了澄清对塑料制品安全性的误导,对广大消费者和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负责,消除负面影响,希望贵台在接到我协会的函后尽快采取措施,对此事予以澄清、纠正。我们保留向国家、北京市有关部门反映的权利,保留向北京市乃至全国人民曝光贵台节目中个别非本专业专家歪曲诋毁塑料制品的事实,必要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中国塑协是中国塑料加工业的行业组织。错误的言论不仅会降低北京电视台作为首都重要大众媒体的地位和影响,也会误导观众和消费者,造成消费者对塑料材料认知的混乱,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恐惧感,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包装安全的担忧。所以中国塑协请北京电视台进行澄清,给予纠正。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