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迎访问聚风塑料网!

“连接中欧 连接未来” 伊之密20个明星方案惊艳亮相

2019/5/27 14:53:55 来源:中塑在线原创 关键词:聚风塑料网

第三十三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CHINAPLAS开展首日,伊之密在其注塑机展位3.1F41举行媒体见面会,董事总经理甄荣辉及副总经理、注塑机事业部总经理张涛向媒体朋友们介绍了公司发展近况、参展亮点以及注塑机事业部2019年研发情况。

据甄总介绍,尽管2018年大环境不佳,但伊之密的不含税收入仍然突破了20亿元,同比保持微幅上涨的趋势。其中注塑机作为主要产品线,去年增长了18%,在伊之密公司整体销售中占比超过2/3,两板机增速达到80%,全电机达到200%以上。

增长源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去年,伊之密的研发投入接近9000万元。而过去这几年,伊之密一直提倡连接中欧成型技术,将欧洲的先进技术引进中国,让用户受益。那么伊之密究竟带来了哪些令人惊艳的成型方案,让我们一睹为快。

  

  

PUR+注塑+3D打印”突破工艺应用边界

在伊之密展台现场,一块带局部高光表面和密封结构背面的发动机盖板成为全场的焦点,这块盖板由PUR+注塑+3D打印”一步成型,不仅从应用上突破了传统喷涂工艺的瓶颈,还为企业生产制造提供了新的方向。

针对汽车应用需求,ReactPro聚氨酯模内喷涂方案,以UN500DP两板式注塑机集成PUR设备,再配以InPUR1+2”模具技术,一步法成型带局部高光表面的汽车发动机盖板,对比传统喷涂工艺,ReactPro减少了制品成型步骤,极大节约了成本投入,并避免喷涂对环境的污染。

在未来的应用方向方面,ReactPro主要适用于汽车内饰件(仪表板、门板、中控台、A/B/C/D柱等)升级换代。

“在三年前我们已经定了目标,通过跟不同的技术合作方进行全面合作,来达到我们为客户提供工艺方案这一目标,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发展了诸多Pro应用方案,都是围绕着我们向方案供应商转变的策略在推进。这次推出的ReactPro聚氨酯模内喷涂方案非常符合汽车领域的需求,未来随着中国的汽车升级换代,这种PU的涂层应用在内饰件上会越来越多。”甄总说道。

  

伊之密董事总经理甄荣辉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公司近况及参展亮点

更重要的是,首次亮相中国的德国伊之密创新产品——SpaceA柔性增材制造系统也参与到发动机盖板的成型中,在盖板背部“打印”一层TPE密封结构。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以往普遍用于产品原型设计,甚至跟注塑工艺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如今两者的结合无疑为企业生产制造提供新的应用空间。

不同于传统的增材制造系统,SpaceA柔性增材制造系统突破了原料的限制,可采用标准化的注塑级原料以及玻纤、碳纤填充材料。此外,其打印速度比传统的增材制造系统快10倍以上,还可以打印大型零部件。

 

Pro家族再携创新方案亮相

同时,去年发布的多个Pro”应用方案今年也再度亮相雅式展,并带来新技术和产品。如MultiPro多物料成型方案,以UN550C-BTP宽板高端多物料注塑机搭载“成型缺陷自动补偿技术”、伺服转盘精准定位技术和中低速稳定控制技术,在现场成型双色汽车灯罩,为汽车灯罩稳定成型和个性化定制提供性价比更优的解决方案。

在薄壁包装产品领域,PacPro薄壁包装产品成型方案聚焦IML模内贴标,搭配全新的PAC200机型、伊之密一出四圆形容器模具,以及IML全自动贴标取出机械手,高效成型一出四IML圆形容器,对比去年一出四IML胶杯,再次刷新了业内薄壁成型的效率高度。

此外,今年伊之密还展示了中小型精密医疗器件成型方案,FF电动注塑机携带新技术Servo Direct Control伺服直控系统,现场轻松演绎一出八血路管过滤网,制品尺寸偏差控制在±0.03mm以内,极大地确保了产品对精密性的需求。

今年刚与伊之密签订合作协议的Franka Emika也登陆了雅式展,其协作机器人(co-robot 现场展示取件检测方案。

 

工厂开放周同期开放 15个先进成型方案汇展

为让客商更全面认识伊之密技术实力,伊之密还于Chinaplas同期在广东顺德五沙举办工厂开放周活动,现场展示15个先进成型方案。

在伊之密五沙工厂,超过2000平米的技术展厅,展出涵盖汽配、家电、3C、日化、餐饮等多个应用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先进成型解决方案,涉及DirectPro长纤直接注塑成型方案、FoamPro微发泡方案、MultiPro多物料成型应用方案、PacPro薄壁包装产品成型方案等新工艺应用。

例如伊之密UN1000DP两板式注塑机,搭载连续纤维计量喂料装置,实现长纤维直接注射成型工艺,纤维低折损率,产品高强度,可替代纤维增强工程塑料,降低原料成本。

MultiPro多物料成型应用领域,伊之密C系列多物料注塑机展示5加仑双色水盖、智能音箱、折叠漏蓝等多个成型方案,为追求稳定、高效的多物料应用市场提供性价比更优的解决方案。

21-24日,伊之密开放周活动共吸引超过500位来自全球的知名客户领袖、合作伙伴、业界专家参与,超过90%的与会人员为企业高层及行业决策者或影响者。

 

中欧行业大咖对话 分享交流前沿技术

作为2019伊之密工厂开放周的重要部分,523日还举办高峰技术论坛,多位中欧行业专家亲临现场,深度分享交流前沿趋势。

其中来自德国Trexel公司副总裁HartmutTraut博士,带来题为“发泡注塑不仅仅是发泡”的演讲。德国PME fluidtec公司应用与工艺开发经理Bernd Herzog 带来“水辅注塑成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的演讲。

伊之密德国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也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德国伊之密高分子材料应用项目经理Benjamin Wessling带来“聚氨酯+注塑 一步成型塑造高质量表面产品”的技术分享。

德国伊之密柔性增材制造中心产品经理Nicolai Lammert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在亚琛工业大学塑料加工研究院(IKV)负责发泡注射成型和注塑技术研究,并主持注射成型工作组。他的演讲聚焦增材制造的高经济性和应用空间。

此外,技术论坛话题还聚焦客户在多物料、智能化改造方面的需求和话题。

 

2019年聚焦行业应用

据了解,目前伊之密的产品线包括两板机、电动注塑机、多物料注塑机等机型,并基本构建了覆盖60T-3400T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应用在下游超过20个以上的行业,满足了行业90%的应用需求。

据注塑机事业部总经理张涛介绍,未来伊之密注塑机的产品创新将聚焦电动注塑机和两板机两个领域。电动机方面,除了原有的FE飞逸系列,伊之密开发了FF飞凡系列电动注塑机。该系列产品给客户带来更高性价比的同时,机型的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延伸到460 T中型机,该产品线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全面导入市场。

  

伊之密注塑机事业部总经理张涛介绍注塑机事业部2019年研发情况 

两板机方面,伊之密将新增宽板系列,该系列机型主要结合了物理发泡与化学发泡等新工艺。通过将模板宽度增大20%30%,使机器对模具的适应性更广,相同吨位的机器就能够安装更大的模具,客户能够以更低的投资成本生产出更大、更轻量化的制品。

在多物料领域,伊之密将在今年完成750 T以下的各个平行注射多物料机型并全面导入市场。同时,伊之密正在开发一款全电动的注射装置,专门应用于多物料组合。该全电动注射装置可以搭载在伊之密现有的宽版/窄版多物料机型,也可以搭载在两板的多物料平台上。也就是说,它是伊之密未来的物料组合里面是一个可以模块化配置的单元,为多物料应用的选择以及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同时该全电动注射装置也可以独立地和A5机型组合成一个多物料的成型系统。

从去年开始,伊之密聚焦一些行业应用进行深度开发。去年,伊之密围绕化妆品包装和建材这两个行业展开调研,结合客户的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今年又将针对一些新的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开发一个保险杠全自动成型系统解决方案的示范项目。“该项目我们的定位是国内领先,从产品本身的技术性能、成型周期到产品的投资回报,我们这个系统在国内同行里都是具有领先的竞争力的。预计今年11月份将在苏州工厂形成展示项目。”张总说道。

同时,伊之密在包装行业继续推进深度开发。比如今年雅式展展出的一出四胶杯模内贴标系统,成型周期已经缩短到2.4秒,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模内贴标这一领域,伊之密也跟国内一些大型包装制品供应商展开了合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未来,伊之密将会针对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去研究和开发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阅读
登入后,聚塑网将会依据您的阅读习惯推荐您感兴趣的资讯